首頁

艋舺青山宮正門

艋舺青山宮

走進信仰與歷史交織的聖地

艋舺青山宮照片

艋舺青山宮

艋舺青山宮位於臺北市萬華區,創建於1856年(清咸豐六年),主祀青山靈安尊王,現為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。自清領時期以來,該廟便是艋舺地區泉州三邑惠安人的王爺信仰中心之一。 每年青山靈安尊王聖誕前後,便皆舉行盛大祭典,正日更為萬華年度迎神活動中最為隆重的儀式,民間俗稱「艋舺大拜拜」。時至今日,艋舺青山宮與艋舺龍山寺、艋舺清水巖、臺北天后宮合稱「艋舺四大廟門」。

相傳惠安漁民自大陸迎請靈安尊王來臺時,當神像途經舊街(今西園路)時,神轎突然無法移動。信徒遂擲筊請示,方得知靈安尊王有意留駐於此。於是,眾人遂於舊街建廟奉祀。

恰逢當時瘟疫流行,凡誠心向靈安尊王祈求者皆能平安健康,信眾因此日益增多。隨著香火鼎盛,信徒合力籌資興建更為宏偉的廟宇,即為今日的「艋舺青山宮」。」

主神:靈安尊王

艋舺青山宮主祀「青山靈安尊王」,又名「青山王」、「靈安尊王」,原為福建省泉州三邑惠安縣的地方守護神。

相傳清朝咸豐年間(1854年),艋舺地區爆發嚴重瘟疫,而當時人們相信瘟疫元兇是因為古井裡頭藏了一隻蟾蜍精,其吐出的毒霧使人染疫。

於是為了平息瘟疫,當地漁民特地返至青山宮祖廟惠安青山宮迎請一尊「靈安尊王」前至艋舺協助除疫。後來所經之處的瘟疫的確逐漸平息,人們便相信靈安尊王有著「去除邪祟」、「驅除瘟疫」的本領。

靈安尊王
靈安尊王

尊王夫人

艋舺青山宮後殿主祀顯慶王妃。顯慶王妃為靈安尊王的配偶,不僅陪伴主神,也展現柔和與庇佑的一面。

民間普遍視妃神為守護家庭、福澤子嗣的神祇,因此後殿常成為信眾祈求婚姻和合、子嗣平安的重要所在。

青山祭

青山祭

艋舺青山祭作為艋舺青山宮每年的重要文化盛事,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意義與當代價值。歷年來,該活動不僅提供了一個展現創意與才華的平臺,更促進了社群的凝聚與文化傳承

青山會神將

青山會神將

艋舺青山宮-青山會創立推廣艋舺文化,傳承技藝並促進地方繁榮。

義安社神將

義安社神將

艋舺青山宮-義安社於民國10年創立,塑謝范將軍新像,鬢角上梳成特色,成為台北信仰經典。

義音社神將

義音社神將

艋舺青山宮-義英社,最早由西門市場的魚販組成,青山宮軒社,承載地方文化,日治曾赴日展傳統技藝。.

鳳音社神將

鳳音社神將

艋舺青山宮-鳳音社原隸新興宮,抗戰後轉附青山宮,延續原勢力範圍。.